泛亚电竞作为摄影家,王晶一最喜欢的季节就是秋天。他不由自主地从鼓鼓的硕大摄影包里捧出沉甸甸的崭新尼康单反数码专业相机。这是王晶一从东丽区文化馆专职摄影干部岗位卸任后不久,花了四万多元新购置的一台最新顶级专业数码摄影装备。抚摸着心爱的相机,王晶一决定收拾行囊再去一趟河北省金山岭长城。在二十多年风风雨雨执著追求风光艺术摄影生活中,远赴深山大川采风对王晶一来说是最大的快乐。
王晶一喜欢上摄影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身音乐世家的王晶一,没有对歌唱艺术发生兴趣,却对小小的照相机产生迷恋。他用父亲落实政策后补发工资分给他的500元买了一件当时的奢侈品——一台DF-1海鸥照相机,从此,王晶一的生活似乎充满无限的乐趣和幸福。
1984年一个雪花飘舞的冬日,王晶一骑着自行车跟一群摄友到郊外采风。在一片树林间,看到一群黄嘴白鸭在一位穿红色防寒服的少女驱赶下迎面而来。瞬间,王晶一被眼前的景象感染了,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他按下相机快门。
1986年,由天津摄影协会推荐,王晶一的题为《暖流》的彩色摄影作品被全国第十四届艺术摄影展主办方——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入选作品,这标志着作者王晶一通过业余自学努力,终于跨进艺术摄影的圣殿,为他主攻风光摄影展现出更广阔的前景。
其二,当他把几张九寨沟的风光摄影作品拿给一位新结识的摄影名家看时,得到的却是一句不屑的反问:“这也叫风光摄影?!”
已成为文化馆专业摄影干部的王晶一,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风光艺术摄影的探索,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摄影大家并向其求教。1992年夏天,王晶一应邀与摄影名家冯炜烈、贾菊生两位老师一起赴青海省采风,这是王晶一第一次到边远地区采风。近5000米海拔高度的高原反应,令他们晕头转向,脚踩棉花。唯一一袋氧气,大家谁都不舍得用。直到转天太阳出来,天气晴朗泛亚电竞,空中氧气多了泛亚电竞,他们的高原反应也减轻了,大家才如儿童般雀跃在大自然最美丽的景色中。
从最早把拍照片当作好玩儿的事,到后来当上文化馆摄影专职干部后有了责任感,有意要留下点东西。王晶一对艺术摄影的追求实现全新跨越。王晶一要求自己有效使用手中的相机坚持多拍,不停地拍。
王晶一酷爱自己的宾得645相机,更爱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云。他背着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千里跋涉六下甘南藏区,爬雪山、趟冰河、顶雨雪……他端着相机、注视远方,像军人一样忠于职守。他爱藏胞、爱那里的山山水水,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山峻岭上泛亚电竞,他气喘吁吁,克服身体不适,唯独没有忘记胸前的相机。
王晶一有句话常挂嘴边:我是从业余堆里爬出来的。正因如此,王晶一最懂得基层摄影爱好者的苦与乐,忧与愁。在文化馆工作期间,他不仅自己在艺术摄影的天地里孜孜以求,还下基层搞培训,帮助镇村、企业、学校等发展摄影骨干,带动组织区内摄影群体,形成一股浓厚艺术氛围和固定摄影发烧友圈子,也可说是个松散的“艺术沙龙”。
王晶一通过组织基层摄影爱好者办展览,搞航拍,出画册,参与区里重要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拍摄,扩大知名度,培育摄影骨干,为构建东丽文化先进区助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晶一到文化馆后组织的第一个摄影展“金色外环”,参赛者大都是来自乡镇、委局、学校等基层部门的摄影干部或爱好者。参展作品生动活泼,题材丰富,内容健康。开始在区文化馆的饭厅展览,后来为扩大影响又搬到大街上,用铁丝挂在两树之间公开展览,每天都吸引大批观众。2005年12月17日,王晶一作为发起人之一,牵头组织成立了东丽区艺术摄影协会,让全区基层摄影爱好者有了一个精神家园。
摄影艺术说到底是实践的艺术,为此,王晶一先后组织会员赴西藏、甘肃、云南、河北、内蒙古等地进行创作实践。他们或徜徉于青山绿水之间,或流连在乡村民居之中,透过镜头关注着自然与社会,利用快门记录着风土和人情。
2008年10月,天津市委农工委、市农委主办的全市纪念农村改革三十年发展成就摄影展隆重举办。东丽区艺术摄影协会共报送70幅照片,被选中30幅参展,在各区县中是选用最多的。
在所有风光题材中,梅里雪山是王晶一最喜欢拍的,可谓百拍不厌。为了拍一幅火烧云下的雪山风景,王晶一先后四次远赴梅里雪山,但每次都因雪崩路断或天气等原因,没能实现梦想,至今留有遗憾。我问王晶一,还要去拍吗?王晶一当即答道:肯定还要去,我想老天爷总要给我个机会的!
王晶一搞风光摄影其构图、取景与别人理解不同,他欣赏和追求的多是大自然波澜壮阔的场面和景象。用他的线度视角之外东西,用更大的视角容纳更多的景物,反映出大自然更博大的美。
无论是在峻峭的山巅,还是在摇摆的船上,王晶一在拍风光片时总是喜欢寻找别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和景位。
翻看着王晶一由数万张照片中挑选出来的一批得意之作,《雾锁金沙江》、《白桦林》、《月下连理》、《日照金山》、《风吹草地》、《天涯人家》、《长城雄关》、《初雪》、《大地》等,我被眼前一幅幅大自然美景震撼了。看似熟悉的自然景观,经过王晶一手中相机的过滤,呈现给人的则是千姿百态、生动感人的天工造物般神奇魅影。尤其是深邃夜空下被夕阳涂抹成岩浆色彩般艳丽的雪山顶峰峭影,给人留下磅礴大气的壮美神韵。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印在《王晶一摄影作品集》封面的那幅《血色黄昏》照片,浓云笼罩下的草原上,一丛无叶的白杨树,几只悠闲的牛在埋头吃草,远处一排树枝栅栏和隐约的草垛,夕阳把作者精心选取、摆布恰当的这一切景物涂抹得犹如一幅十八世纪俄罗斯经典油画泛亚电竞。静谧、忧郁、遐想,让人过目难忘,浮想联翩。
王晶一说:要想拍出好风光片,首先自己内心先被风景感动才行。其次才是技巧水平。王晶一的作品无不传递着他对大自然的真挚热爱之情。同时大自然也锻造着王晶一更加宽广的胸怀。好的风景真的让人难以拔腿离开,特别是一瞬即逝的美景。
王晶一跟我讲,他曾在内蒙古某地拍过的一幅绿草山坡的照片,当地风景漂亮极了,前年再去已找不到了,都被城市化吞噬没了。这更坚定了他要把更美的大自然风光留入镜头的信念。
多年来,我所见到的王晶一每次都是一身休闲装,一双运动鞋,一件摄影专用坎肩常年穿在身上,感觉他随时都要出远门。
王晶一的妻子马莎告诉我,跟王晶一结婚那么多年,几乎星期天、节假日从没在家一起过过。近几年,更是连“五一”、“十一”黄金周,甚至元旦、春节都不在家呆,全是跟他那帮摄影朋友们到全国各地去拍片了。要不是我理解他,一般的女人早跟他离婚八百回了。
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反正自己妻子不怪,王晶一每回照样得意洋洋地背起行囊走天涯。古人讲,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王晶一背着相机、笔记本、雨衣、干粮和各种药瓶药盒,从东北兴安岭到云贵高原,从渤海之滨到内蒙古草原,他常年行走在祖国的名山大川间,执著地不惧艰难地去挖掘大自然艺术之美。
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像王晶一这样单纯痴迷艺术摄影的人不多。他挣的微薄工资全扔在玩摄影上了,其实他不是不知道钱是好东西,至少钱多了可以帮他买更好的照相机。他也曾在别人极力怂恿下,试图开个时尚写真照相馆挣俩小钱儿,可惜没那命,刚看好一个门脸就被人捷足先登搅和黄了。索性彻底放弃做老板的梦想,还是专心玩摄影。在他看来,钱和艺术是对矛盾,一个人整天想着如何借拍照片挣钱,就很难把照片拍成艺术佳作。
通过执著的追求和辛勤的耕耘,王晶一在探索风光艺术摄影道路上收获颇丰。在老师冯炜烈先生的大力帮助下,2003年年初,王晶一入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当代摄影家丛书”,结集出版了《王晶一摄影作品选》。南开大学教授、天津著名画家杜滋龄为其撰写了序文《大自然的颂歌》。这是王晶一二十多年来追求风光摄影的艺术结晶,是他对自然之美的心底讴歌,其中蕴涵了他对风光摄影艺术的感悟和大量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