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电竞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中,需要借用不同的文学理论来进行分析研究,对文学的发展规律有更深入的展示,以加强文学创作的指导力度,从中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验,进而引起强烈的共鸣,使心灵得到愉悦与升华。下面我们就以《变形记》、《老人与海》等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从中感受到东西方文化对于英美文学作品分析的不同角度与鉴赏差异。卡夫卡是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品是《变形记》、《城堡》等,这些优秀的作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不仅具有个性的内容描述,同时也传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以启迪。在卡夫卡的作品中,西方的评文化家从中发现了其精神内涵,人类对于精神家园的美好憧憬,对于真理的追求,这些分析更多的来自于社会及心理的分析,而忽视了其艺术特性,所以,对卡夫卡作品的鉴赏更多的注重了其内容核心,而并非是文学艺术的特色所在。相比之下,我国的评论家也对其主题内涵作出了分析,他们认为卡夫卡的小说虽然内容很荒诞,但是却具有新颖的艺术形式,虽然所讲述的内容十分严肃,但是手法却很独特,无论是语言还是结构都十分流畅紧凑,作者以一种真实的社会现实的展现来反映生活,探析人生的哲理,对现实世界进行了揭示。对于作品的艺术性进行了评价。从东西方评论者对同一作品不同的评价可以看出,二者无论是在评论角度还是评论内容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西方在写实性的基础上更注重对于作品哲理性的分析,而东方则在其写意的思想性研究方面更为注重,更强调挖掘其内在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此外,东西方文学鉴赏对于作品的思维逻辑与词句运用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在西方评论家眼中,他的小说中更强调了对硬汉人物的崇拜,这也表达了他个人的一种隐喻性的象征。在现实生活中,海明威通过这种硬汉形象来表达了现实与理想中的一种冲突的解决,他的创作是一种社会现实活动的体现方式。而在中国评论家眼中,海明威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不仅正直勇敢,而且勇于与苦难相抗争,他们具有极强的忍耐性,即使面对种种困难,能够坚持下去,最终勇敢地生存下去,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也是一个民族与一个时代的生存哲学的展现。同样的人物形象,却在东西方学得眼中产生了不同的解读。西方将其视为理想化的展现,东方将其视为隐喻哲学。西方文化追求事物的真实性,所以,十分尊重客观事实,也不会轻意地对某一事物现象进行总结。东方文化更注重人自身的思考,这种思考可以是个人,也可是一个群体,这也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精神所在。
中外美术史课作为艺术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它在各大美术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美术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们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他们主动性和思考的能力显得不足,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在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研究与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要清晰的认识中外美术历史整体的发展演变的状况,了解各种艺术风格流派及画家代表人物,通过美术史的授课要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及审美鉴赏能力,就要多方面多层次的比较教学,作为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就必须要学习和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发展演变状况,以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这是学习和掌握专业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高校开设中外美术史课的重要任务。教学思路和方法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及认识和理解都各有不同。西方美术的特点以直接表现事物的客观性为主,反观中国的绘画则强调意境,而分析和解剖客观事物放到次要地位。中外美术史的教学中也有侧重点。如中国美术史里的如史前和新旧石器时代的美术可以简略讲,而两汉、隋唐、两宋则要重点讲授,那么和中国美术史相比外国美术史则丰富得多,它是多个艺术文明的集合体。而在教学上它的中世纪前期美术要简略讲。中世纪以后西方美术进入黄金阶段。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为主导,把绘画、雕塑等艺术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在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中外各个社会发展状况和当地宗教、文化、风俗等因素影响下那些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生成的独特的艺术审美观念和艺术特色的发展走向,以及中外各个时期不同绘画流派的形成背景,以及画派中代表性画家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追求还有他们在绘画作品中的艺术表现的状况,学生在对各种艺术风格流派的学习和对代表画家的研究分析来吸取艺术养料,以提高对历史名家名作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这就是美术史课的教学任务。对艺术家代表作品赏析中,不能停留在作品表面分析研究,要挖掘和探求包含在作品中的艺术家的艺术情感和其生活内涵,以实现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目的。美术终究是以视觉表现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美术作品本身以形体、色彩、线条、明暗等艺术元素组成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并向观赏者传达作品及画家的思想情感、作画理念。这些重要章节主要讲不同时期的各个主要画家的介绍、个人艺术风格特点、代表作品赏析、和艺术影响等等,这样可以为教学增添生动气氛。
在美术史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美术视觉效果的趣味性,而只是僵化的理论讲解,那么整个课堂教学这显得枯燥乏味。惯用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是经常按时间顺序来讲解美术发展史。以美术发展的史况作为教学重点讲解的内容,以分析和鉴赏画家代表作品来帮助学生熟悉美术史况。而这种教学方式的缺憾就是:课堂教师讲授虽然全面但是授课趣味性不强,从而导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的。讲授美术史时,利用美术作品对学生进行视觉刺激,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的主动性提高,使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处以一种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之中。美术史课程是渗透式的,可以有机地和学生的美术基础课中的色彩及素描课相联系。分析一些与学生上课内容相联系的画作,提出注意的问题,和哪些要强调的内容,美术史直接地为美术基础课服务,在授课中教师要指出艺术家的创作始源、艺术作品的形成过程,并进行史论研究。其课上得生动活泼,这样才能使内容更精彩,学生听课更加有兴趣,就会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吸收美术史的知识。要分析比较中外美术史不同和相似的部分,教学中对中外美术史作适宜的这种比较性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思辨能力,对中外美术史有整体的认识,上美术史课的学生进入正规的绘画训练时间并不长,基本上没有连贯的美术史概念,而美术史教学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展开,使学生慢慢积累得到全面连贯的知识,也不能按教材照本宣读或走马灯式地教学方式,授课不生动显得枯燥,美术史课也失去意义。中外美术史教学方式在应重视名家画作欣赏、强调针对学生的兴趣性、趣味性和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艺术名作的鉴赏中对美术史理论知识有了比较深刻和全面的理解。艺术鉴赏不是让学生单纯的被动的接受,其不是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演变为历史目的,也不仅是让学生熟悉记背几幅名家名画,其教学重要目的在于向中外名画家学习,从艺术家们的艺术品代表作中学习和借鉴其艺术发展过程及为自身艺术发展所需的艺术养分。有时也要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艺术特点和不同艺术理念的作品进行比较,才能让学生了解美术发展史中的艺术的关系与变化,发现艺术发展演变的规律,这也是探求实现新的艺术表现特点和新的艺术理念追求的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根基。
美术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状况和传统文化精髓及艺术思潮演变等方面的知识。在对代表画作进行赏析评述时,画要传达给学生是其画家的创作思路,就是将画家自己对生活环境的感受和哲学美学思想溶进画面。只要教师将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鉴赏分析的全面深入,教学任务才能有效的传授,可以帮助学生扩大思考问题的空间,培养开阔的思路。因此,如果让学生读懂一幅画,就要对绘画作品所处当时的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的演变,以及画家的个人艺术特点、艺术观念、艺术追求、生活经历状况有较深入的认识理解。教师要以画家作品进行赏析,以此作为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去挖掘和思考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从各个时期的美术作品中认识到美术发展规律和社会文化根源。
[1]邓星福,洪惠镇.《中西美术比较十书―中西绘画比较》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
[2]赵艺桐.《感性与理性―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比较》.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l.15(8)
美术欣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感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当今的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既是一种艺术熏陶,也是一种文化沉淀,是文化传递和提高幼儿审美情趣的重要方式,是培育幼儿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幼儿园美术教育三大内容(绘画、手工、欣赏)之一,它是绘画、手工教学的一种准备和启蒙,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幼儿美术欣赏教学
根据各种艺术理论的提示,并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我们感到幼儿美术欣赏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可以按照以下几大块的思路来进行。
1、抽象性的作品。这些抽象画虽然既没有真实的物体,也没有具体的人物,有的只是各种线条、形状、颜色的不同组合,但这些由“有意味的形式”所构成的视觉品质,这些形式层面的东西恰恰最容易为儿童所理解、欣赏和接受。对于抽象作品,因为儿童天赋的直觉和敏锐的感受力尚未遭到破坏或损害得较少,他们的起点很可能在成人之上。
2、具相性作品。对这类作品的欣赏不必苛求儿童完全按照创作者的原意来理解,因为儿童对作品的解释必然受到他们已有知识背景的经验的限制。不过儿童在欣赏了抽象画后,在美术表现的基本要素如线条、形状、色彩、质地及其情感表现性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些基础正可以有效地迁移到对写实作品的欣赏上来。通过对这些美的艺术的欣赏,儿童变得对美的事物更敏感了,对人物命运的体察更加细致和富有同情心了,情感体验也更丰富了。
3、介于抽象和具相间的作品。在分别欣赏了抽象、具相的作品之后,还可以考虑为儿童提供一些处于抽象和具相间的作品。乃以“西洋画”欣赏为例,早期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睡莲组画》、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德加的《舞者》等作品,都是可以选择的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选择作品的思想不论是抽象、具象还是介于抽象与具向之间,具有较强情感表现性的作品都应是幼儿美术欣赏的首选。
1、整体感觉,自由地谈论。美术欣赏教育是一种给儿童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儿童要获得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把认知对象变为情感体验的对象。对艺术品的初步印象,是儿童进入美术欣赏的第一步,这一步应把儿童鲜活的个人体验放在优先位置,由此出发再来讨论其他问题。如在米罗《哈里昆狂欢节》的欣赏活动中,教师刚出示这幅作品,儿童就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哇!......”的惊呼,显然,他们是被画面鲜艳丰富的色彩、各种奇特的、不规则的图案所吸引住了,这便是他们对这幅作品的第一印象。此时教师应支持、鼓励和激发儿童的表现欲,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要素识别及其形式关系分析。这一步要放手让儿童认真观察,自由讨论,一开始儿童可能会主要仿照于从作品描绘的具体事物,或这些点、线、形、色所构成的东西“像什么”的角度来观察和感知。如在《哈里昆狂欢节》这幅画中,幼儿说出他们看到的具体事物就有“耳朵、眼睛、鱼、小提琴、太阳、梯子、小猫、小羊、豆子、小音符”等很多种。在讨论中孩子们还提到他们看到了“线条”,红、共同、蓝等各种“色块”,各种形状等,这是一些属于形式语言的东西,是图形艺术的魅力的本体所在,是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要着意引导儿童把握的。
3、回到整体,较深入地讨论作品给人的感觉。这一步也可以通过给作品命名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命名的方式来进行,因为儿童对作品的命名往往能够反映他们对作品的总的感觉,而考虑取名字的理由则能帮助他们整理和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这些感受和思考过程,这里既是有直觉的、感受的东西,也夹杂了理性的、逻辑的东西。
4、创作。儿童对美术欣赏中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的认识还可以经由艺术创作来获得。这是在幼儿对欣赏的伤口进行心理回忆,并进行讨论、构思的前提下进行的。
5、作品评议。创作之后的评议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它是整个活动的必要和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另外一种欣赏活动。如:先画完的儿童可以自由地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或放在展览区中进行展示,并小声地互相谈论和评议;整个创作活动结束后可以请小朋友们手背后自由走动,欣赏别人的作品,挑出自己最喜欢的(而不说是最好的)一件介绍给大家。
美术欣赏的目的不在于增长美术知识,而是通过环境和艺术作品两个方面来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审美感受。我们感到,当幼儿美术欣赏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幼儿才能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当幼儿的生活体验与艺术欣赏相联系时,幼儿的审美想象才会得以释放。
幼儿是不成熟的,在不断发展中逐步走向成熟。我们必须努力探索、寻找幼儿审美感受与表现的起点,创设持续不断的富有挑战性的环境,推动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在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时,我们始终把幼儿的实际生活体验放在第一位,通过美术欣赏活动丰富幼儿的感性体验。在大班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的三个分主题中,充分展现了幼儿童年的欢乐与幻想。
(1)在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中,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中国古诗词来,和画面、音乐、舞蹈、表演等要素一样,在欣赏中相辅相成的多通道展开。如《林中雨滴》的欣赏,除了看、听、闻、想等多感官介入,还可以选择“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觉杨柳风。”的诗句来对比同步欣赏,就类似于橡树.傍晚与林中雨滴的对比欣赏。
(2)可以开设中国画与西洋画同类题材画的对比欣赏。如:莫奈的《睡莲》与朱耷(山人)的《荷花小鸟》一同赏析,感受纯粹写意与写生印象、水墨情趣与色彩美感对比中的中西艺术异曲同工之妙,有助于拓宽儿童人物画题材的眼界。
美术欣赏追随幼儿关注的热点,融入幼儿的生活情景,也成为他们生活环境的重要一部分。幼儿从小就接触经典,与大师直接对话,儿童发展的起点不但高了,眼界开阔了,对美的知觉和选择也更敏感了,同时也有益于发展幼儿的性情、情感、创造、审美、自信和语言。
美术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和学生对一些在美术史上具有一定影响的画家和作品进行评论和赏析,这类学习活动对于学生们来说十分重要,因为通过欣赏过程,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还能引导其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但在面对西方现代主义美术作品时,大多同学的反应都是“看不懂”或“不会看”,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作为教师就需要认真思考,赏析现代派美术作品时,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去做,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它、理解它,并形成自己的正确的判断。
上个世纪(二十世纪)西方美术影响最大并且成为主要潮流的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现代派美术),这一方面是因为二十世纪整个社会时展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另一方面也源于19世纪下半叶产生的印象派、后印象派形成了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强调主观意趣的表达方面,诸如“绘画脱离自然”、“为艺术而艺术”等等)。这些理论正是现代派美术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引发了西方各国很多的现代派美术家从各个方面、各个层面进行创新的探索,形成了各种流派此起彼伏、层出不穷的局面。
尽管从习惯上人们把二十世纪美术统称现代派美术,但应让学生弄清楚的是现代派美术不是指某一个流派,而是一种艺术思潮在美术上的表现,它的明显特征就是“努力突破以至完全摆脱或否定西方现实主义美术的传统,强调表现美术家的主观精神和艺术形式方面的种种探索”。其本质是强调表现美术家的主观精神,在形式上、内容上以及在技法上力求出新,做了种种探索,并借助于此以表现其主观精神,这一点是我们要求学生在理解分析现代派美术作品中必须把握的。
在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欣赏中,我们不能简单限于对几个作者、几张作品的介绍和了解,而应设法从根本上让学生理解、掌握其内在本质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和接受,并能以正确的审美方法和观点去看待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虽然现代主义美术强调打破传统,摆脱传统,但是从艺术的生命和历史发展来看,任何艺术形式都不可能完全孤立地存在,它必然和传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欣赏过程中,如果能够借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传统写实美术,把它和现代主义美术进行类比(如相似点或相异点),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那对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美术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描述或再现人们对现实世界或虚幻世界的某些方面的认识。从史前洞穴壁画开始,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欧洲早期的美术表现形式渐渐由某种“程式化”转向“写实”。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欧洲的传统美术大多以写实为主。在此期间,各个时期的美术家们无论如何变革创新,都仅仅是在风格流派上面的变化,未能脱离“写实”这一传统,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印象派产生后才有了重大的突破。其实准确地讲,印象派画家也同样遵循“写实”的传统,只不过他们把原来传统美术对“形体”的写实转向对“光”的写实,同时他们强调的“重艺术形式轻内容”的创作倾向对后来的西方的现代主义美术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印象主义可以被认为是西方现代美术的起源。
真正意义上对传统写实突破的是后印象派画家,他们对物象的一切感受和态度已渐渐脱离客观,在其作品中既不强调自然形体地表现,也不追求自然光影关系的表达,完全追求表现主观感受和全新的艺术形式,这种创作方式正是后来各种现代主义美术流派所极力提倡和发扬的,它应该是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真正开端。
传统美术的再现性特点与现代派美术的表现性特点实际上表达了两种不同的追求目标(虽然在传统美术中也有一些表现性的作品,在现代派美术中也有一些再现性的内容,但都未能影响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主流方向)。大多数传统美术尽力去如实地表现客观世界,他们表现的内容是欣赏者在日常中都能见到、感觉到的,这更能引起绝大部分欣赏者的共鸣;而现代派美术所表现的是创作者主观内心世界,是他们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精神反映,它需要欣赏者首先理解其思维方式、思想形态,才能进一步领会其内涵,这一点也正是现代派美术欣赏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虽然传统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又有着共同的艺术特点――艺术创造的构思和意图。我们从毕加索的《公牛》、蒙德里安的《树》当中就能够直观地感觉到现代与传统的联系,从他们作品中的过渡画面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由具象到抽象的演变意图及其思路。
美术作品的创作是利用特定的物质材料,通过特殊的艺术语言去创造形象,这是其表象,是观众能够直接感受到的东西。如绘画的语言因素,基本上包括线条、轮廓、构图、色彩、光影等,传统美术运用的语言因素是综合全面地考虑的,而现代派美术,则是把其中某一个(几个)因素抽出来孤立起来看待,甚至加以绝对化,所以我们看待一件现代派作品就不能以对待传统美术作品的眼光来看。不同流派,不同画家都有其自身所极力想表达的对象,想追求的内容,在这方面来看,我们要求学生对现代主义美术的认识,就不能限于能了解几个代表人物,分析几件代表作品,而是要让他们形成对相关现代美术流派特点的认识,形成他们自己看待这一问题的观点。
对于传统美术作品,我们能以我们的观察和语言形成基本概念――“一只罐子”、“几个水果”、“一组人物”等等,它们在画面上被有序地安排,我们立即能够获得感性认识。但对于现代派美术我们如何去感受呢?艺术不是科学,不是通过发现更多的事实去回答问题,而是去感受、去思考我们所见的东西。例如赏析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如果仅仅对学生说是表现作者对战争的义愤是不能让其真正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的。从画面的表象来看是一个方面,而把握毕加索的艺术特色――利用创造抽象的形,来表现所谓科学的真实;立体主义的创作追求――用各种几何形体来概括表现对象,力求让观众在同一视点上同时看到对象的前、后和两侧,才是理解这一作品特色的根本所在。
所以,对欣赏现代主义美术作品来说,其表现的是什么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要知道他们通过什么语言来表现他们怎样的思想感 情,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认识现代派美术的特点。
现代主义美术流派众多,如野兽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未来派等等,这些派别主张和实践互不相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每一个流派,每一个画家都有其特殊追求的东西,与传统绘画强调从内容出发相反,它们基本上大多强调从形式出发,主张美术形式的纯粹性、主观性。
每个流派的产生和流行不外乎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为客观社会方面的原因,二为画家主观因素。从社会原因来看,科学进步,经济飞跃,政治变化,哲学发展等等,都会形成新的社会思潮,在文艺上必然得到反映――形成文艺思潮,现代流派的产生、发展正是文艺思潮起落的表现。
对于现代主义的评论,批评家哈罗德・罗森伯格认为“要想准确地评价现代派艺术的得失,必须严肃认真、切合实际地研究相关艺术,同时必须敏锐地观察、了解对艺术创作产生的情景,也就是变化中的社会,文化与政治情景”。他对艺术批评提出一些观点,如“21世纪的艺术创作是在世界重构过程中政治、文化的戏剧性变化中发生的”、“与传统艺术创作模式相比,现代艺术风格通常追求抽象的思想与思想活动”、“革新与翻新能力成为艺术的基本价值”等尤其值得我们注意,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评价现代派美术。
如何客观正确地评价现代派美术?针对其特点,应当注重认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美术”是一门表现“美”的艺术,但如仅仅用“美”来概括与衡量是不够的,因为除了表现人类“真善美”的一面外,还有众多的美术作品表现的是另一面(如战争、罪恶、恐怖、绝望等等),现代派美术不论以何种形式、何种手段来表现塑造,它表现是“美”还是“丑”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具有作者想要表现的直觉或理念。画家根据特定艺术形式的媒介和技巧(材料、语言、技法等因素),来深思熟虑这些思想观点并把它给表现出来,这种深层次的情感流露,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好与坏来界定它们。
现代派美术作品具有积极性和消极性共存的一面,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他们可取的积极性的一面是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传统、反对传统。任何艺术形式发展到一定程度都需要有人打破原有框架束缚,寻求新的发展,在这一点上,现代派的美术家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另一面来看,有些现代派完全否定传统,一味强调个性、自我,甚至走到极端(如有些带有残忍、颓废、自虐的“行为艺术”等),对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有所取舍的去看待、分析。应坚持具体作品具体分析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传统美术强调重视内容、情节性的描绘,使得欣赏者易于进入画面情境。而现代派美术强调形式,轻视情节内容,甚至完全丢弃(如抽象派)。 我们欣赏这类作品,就不可能像传统绘画那样顺着画面内容长驱直入,而需转向探讨其内在主观世界的表现方法,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握作品的特点,引发欣赏者对作者和作品形式的共鸣。
任何美术作品都是美术家对所处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世界的主观内心思想感情及其哲理观点的表现。艺术就是创造,因袭和保守注定没有发展。现代派美术只不过是秉承了这一事物的发展规律而已。对于流派纷呈、光怪陆离的西方现代派美术,我们完全可以把握它的脉搏,去感受他们、理解他们、欣赏他们,并可以通过它们认识到艺术创造的极其广阔的天地,同时,也会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因为“所有前卫艺术,与其说是艺术活动,不如说是一个哲学的探讨和追求”。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拨开固有的传统观念的“云雾”障碍,真正看清现代主义美术的“庐山真面目”。
教材《中外音乐简史及名作赏析》主要综合了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欣赏三大部分。笔者以时间为线索,以音乐作品欣赏与分析为主体,在作品欣赏与分析的同时,把该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与人文内涵相联系,使得学生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相融合。下面,就以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为例,谈谈我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与思考。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国近代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文化,以及提升学生对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赏析水平。通过该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国近代抗日战争时期音乐的兴趣;
(二)明确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导入,介绍中国近代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概况,让学生了解黄自先生的成就与贡献以及赏析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
(三)明确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通过该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概况,着重掌握黄自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了解黄自的成就。
《中外音乐简史及名作赏析》该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三年制)中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生都具备了一定乐理、视唱、和声等音乐基础知识,所以在引导学生欣赏与分析音乐作品时,可以从所欣赏与分析作品的时代概况和音乐本体等不同的角度入手对作品进行聆听欣赏、演唱、分析和学习。课堂的学习是一种引导,关键是要通过课堂的学习,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课外及探索、了解、学习的欲望。
中国近代抗日救亡时期的音乐概况主要分为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的音乐。国统区的音乐家主要分为两个群体,一个是“以上海国立音专”为中心的学院音乐家,代表音乐家有黄自、青主、贺绿汀、马思聪、刘雪庵、陈田鹤等;另外一个音乐家群体20世纪30年代左右,在中国领导下的左翼音乐运动,代表音乐家有聂耳、吕骥、任光、麦新、张曙、张寒晖等。解放区与沦陷区的音乐家代表分别是冼星海与江文也。
黄自(1904―1938),江苏川沙县人,1929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音乐系,是近代有重大影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在音乐创作方面,黄自先生的音乐创作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声乐作品:
(四)反映抗日救亡的歌曲:例如《抗敌歌》《旗正飘飘》。第二类是器乐作品,例如:《怀旧》,该作品是管弦乐作品,是我国近代音乐创作最早的一部交响乐。在专业音乐教育方面,黄自先生对音乐理论作曲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作出了贡献,并且培养出了四大弟子,分别是刘雪庵、陈田鹤、贺绿汀、江定仙。在音乐理论研究方面,黄自先生以音乐史、音乐欣赏、和声学为主。
(一)让学生聆听歌曲,并让学生辨别歌曲的声乐体裁、唱法及乐曲结构。《玫瑰三愿》属于艺术歌曲、采用了美声唱法、乐曲结构为二段体。
(二)了解2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简要概况。19世纪起源于德国的艺术歌曲,其结构短小精悍,旋律优美,经常采用诗歌为歌词,并注重与钢琴伴奏的互相配合。中国的艺术歌曲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当时国人逐步接受西方文化的步伐,艺术歌曲也和其他音乐体裁,逐渐走进国人的审美视野。早期近代的艺术歌曲有:萧友梅《问》、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青主《我住长江头》、黄自《玫瑰三愿》等等。从创作来看,2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歌曲主要是借鉴西方的作曲技法;从演唱来看,中国歌唱家通过使用美声唱法,演绎中国艺术歌曲。
(三)进一步从“音乐本体”分析《玫瑰三愿》。歌词:《玫瑰三愿》歌词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玫瑰花的自述,借玫瑰花的三个愿望,表达了当时知识分子对国破家亡的忧伤,对社会中邪恶势力的不满,以及对弱者的同情。歌词带有女性性格特征。旋律、力度、速度:《玫瑰三愿》第一乐段(A乐段)是一个方整乐段,由2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有4小节,两个乐句曲调平稳,A乐段的旋律围绕在中音区、速度为“行板”(Andante)开始,力度处理是:p―mp―rit渐慢渐弱―atempo,整一个(A乐段)给人以抒情性浓的感觉。B乐段比A乐段情感有所加强,从谱面上看B乐段一开始就可以看到音乐表情术语pocoagitato的标记,意思是比A段“激动一点的”,力度的处理在这里是中强(mf),B乐段的音区与A乐段相比是向低音曲和高音区两端拉宽的,同时B乐段在旋律方面主要运用“音程的跳进”来表现情绪的变化,在“红颜”到达全曲的高潮最高音,在这里的力度处理是全曲最强f,演唱者情绪以及音乐也得到最淋漓尽致地发挥,而紧接着的最后一句是以渐慢rit―回原速(atempo)到渐弱(pp)的处理,给听众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调性:整首曲子以E大调为主调,在B乐段(也即是23-25小节)从E大调离调到它的关系小调#c小调,而在全曲的结束句,和声“主―属―主”的结构支持了主调E大调的调性回归,最后的钢琴伴奏的落音是在E大调的主上,从而结束全曲。节拍节奏:整首曲子是6/8与9/8相结合,节奏以附点节奏为主(例如:引子的前两小节钢琴伴奏节奏型以及A乐段一开始的旋律,节奏型也是附点节奏)。织体:整首曲子的钢琴伴奏织体大多是采用了柱式伴奏音型,还有少量的分解伴奏音型(乐曲进入B乐段后,左手的伴奏织体为“分解”)。
通过以上从“音乐本体”7个方面对《玫瑰三愿》的大致分析,我们也感受到了2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歌曲从创作来看,主要是借鉴西方的作曲技法;从演唱来看,中国歌唱家通过使用美声唱法,演绎中国艺术歌曲。
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素质课程的建设是普遍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针对高校开设艺术类素质课,是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艺术类素质课可以使学生健身娱人、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挖掘想象力、开拓形象思维、、增强创造力,同时也是当今高校教育发展方向。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建园林欣赏作为一门精神产品的艺术类素质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领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活动。课程主要是从传统建筑园林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力求深入浅出,以提高大学生艺术情操等综合素质为目的,从旅游鉴赏的角度阐述了中西方古典建筑、城市、园林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从文化渊源、典型案例、历史典故中,提供给学生可以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的并带有趣味性艺术知识和精神粮食[1]。古建园林赏析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类素质课,针对大学素质课教学的现状,怎样提高这种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一起探讨的。下面多年的素质课教学实践出发,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讨论艺术类素质课程的教学。
由于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相对滞后,大学生在艺术上的文化品位不够浑厚可能导致心理上的不健全,对真、善、美的认识理解出现了偏差。大学生作为高层次的“文化型,创新型人才”应该有更高的审美修养教育论文,特别是气质、情感、涵养、风度、形貌、言谈举止等各个方面都应更加得体。艺术类素质课程的开设是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如古建园林赏析课程,是一门具有景观鉴赏价值和体验自然真谛的综合艺术。课程介绍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演变、特征、美学思想,配制大量鉴赏价值较高的经典案例。
教育家早已意识到教育需要多一点引导、激励及自我潜能研发,少一点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期刊网泛亚电竞。而约翰海瑞思曾说:“真正的教育就是发现,而真正的教师是勘探者。”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相互理解、相互促进。所以艺术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清华大学早就实行了“大学生艺术素质必备”,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没有艺术选修课学分的学生不允许毕业,艺术对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最高境界,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园林赏析本身就是对东西方艺术的一种鉴赏,而经典园林却是设计者创新能力的体现。
综合素质课是大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是指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以学生的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为目的,按照因材和因需培养的原则,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方法,能够反映自身专业特色的多种科学的教育。近些年,大学课堂素质课的规模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各类知识的需求,但同时其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综合素质课,顾名思义其价值在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尽可能地塑造相对完善的个体。学校应在综合素质课选修过程中的科学性、计划性问题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避免“盲目放羊”状况的出现。在功利化的教育背景下,有些教师为了生计去挣“工分”而拣轻避重讲求“效益” 变得更加现实, ,而许多大学生也不是认真规划、合理选择素质课,或者是学校素质课本身就少,学生没有选择余地,导致学生如何拿够规定的学分,如何能轻松拿到学分,怎样不去上课也可以拿到学分还能取得好成绩成为他们追逐和选课的依据。所以像电影欣赏、音乐欣赏就成了学生素质课的首选,而有些真正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却无人问津。
“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少部分老师对待素质课的敷衍态度对课堂来说是个致命的伤害。据调查,高校有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教育课程的学习,有些教师可能专业学术能力强却没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讲课沉闷无趣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有些教师可能在讲课内容把握上没有抓住重点热点,或者所讲内容太专业化,其所讲并非学生所想听或者能听懂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课堂是学生自身原因,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生动也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种种情况势必造成师生双方配合不够默契。
针对高校素质课教学现状,以古建园林赏析素质课的教学实践出发,本人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研究入手教育论文,为提高大学素质课程的教学的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提高素质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古建园林赏析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教学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上课时如果像针对专业学生一样讲解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采用理论与经典案例相结合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如“挖湖堆山”“一池三山”的造园手法以四大名园之一皇家园林颐和园为案例,而讲到“欲扬先抑”“开门见山”的艺术法则却用私家园林代表拙政园为案例来分析,用高清图片说明,同学们的记忆深刻,比纯粹理论授课的效果显著。针对古建园林赏析课还可以采用“直观法”教学,把学生带到城市公园实地上课,把公园当作教室,另外“互动式”教学在素质课也应该经常使用,由于素质课多为外专业教师上课,相互交流较少而经常出现老师唱独角戏的情况。要让学生搜集阅读一定量的信息、参加些社会实践活动、搞一些调查研究、写一些小论文等等,来锻炼学生观察、认识社会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手段的多样可提高艺术类素质课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上课一定要能吸引学生的眼神,教学手段单一很容易使学生审美疲劳,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为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各种媒体的组合应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在教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古建园林赏析课程知识丰富,如果单凭课堂的泛泛讲授,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很难使学生对园林艺术的精华产生深刻的认识,上课时除了用大量经典的图片,还可以用高清的视频图像来辅助教学。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不能胜任对各种多媒体资料的快速传递,而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会较轻松地解决这一问题。网络上关于古建园林的知识很多,因此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手段,积极推广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教育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体验、反思,批判、追问意识以及相应多种能力的养成期刊网。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来思考,思考要与社会人生联系起来,而且要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思路和办法,之后还要进行交流。总之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是提高艺术类素质课的教学效果的保障。
艺术类素质课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的品味和趣味,同样也可强化其专业及未来职业的针对性教育论文,在课程学习态度上要努力让学生树立这样的理念,认真对待各门课程不仅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更是对国家、社会提高人的素质、培养高素质公民的教育理念的积极回应,从而使其在心理上塑造一种积极的印象。学校应该尽量多开设门类齐全的素质课,在学科专业上加以限制,让学生每学期都有较大的选择范围,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完善其知识结构,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2]。
加强综合素质课课程建设,切实满足师生综合素质课课程建设的需要。加强教师队伍、教材、教学资源及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重点扶植、建设一些具有代表现的课程。把地方文化教育和宏阔的视野相结合,这样的教学要求必须是动态的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编写和教师校本教育的教学状态并形成互动,构成合力,建构良好文化素质课建设理念和机制。每门课程应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攀登到所学学科的高峰。因此,最好的教材就是要使学生以最短的路径到达学科学科前沿。若没有适当的教材可以选用,学校应当考虑编写适合素质课教学要求的特色教材。课程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学校要加强素质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引导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实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真正实现素质课教学的目的泛亚电竞。
[2]苏志翠.大学生选修综合素质课中的问题、原因和建议[J],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39
“通识教育”的理念最早源自于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指的是对学生普遍进行的共通的文化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广度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人格与学识、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1]。20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首先提出“通识教育”一词,并应用于高等教育。民国初年,留美归来的梅贻琦先生接受了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他发表了《大学一解》,鲜明地提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通重于专”等观点。他将这些理念结合中国实际努力探索并付诸实践,应用于清华大学的教学改革,使得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在当时独树一帜[2]。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绝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开设了通识教育类课程,通识教育的相关研究也成为教育界的一大热点。
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美术欣赏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美术欣赏课程中,存在着两大弊端:其一,不注意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套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模式;其二,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传输,不够通识性,形成了目前美术欣赏课程的“艺术教育不艺术”、“通识教育不通识”的顽症[3]。基于此,我们必须努力构建起新的适应通识教育的美术欣赏教学模式,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析过程中,促使学生建立完善的审美知识结构,提高艺术素养,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知觉和情趣。
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上贯彻通识教育理念?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制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指向针”——“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以此课程目标为依据,在美术欣赏课程设计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美术发展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漫漫历史长河中产生的每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一定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科技水平、经济状况以及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也都一定受到当时政治、宗教、民族、地理、文学等诸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要把美术学科教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欣赏美术、认识美术,从而更有效地推进美术教育通识化的进程。
中国画重写意,对于意境美的理解尤为重要。特别是中国古代文人画,强调诗书画印的结合,讲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家在绘画时讲求诗情画意,我们在赏画时也要学会从笔情墨趣中探寻“画中有诗”的魅力。在课程学习前可以适当给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并在课堂中找到答案。例如学习中国古代花鸟画部分,可以让学生思考五代花鸟画为什么会出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引导学生通过画家身份、绘画题材、技法等各方面去比较。再如解释宋、元以来中国花鸟画盛行的原因,画家们为什么都喜欢选用梅、兰、竹、菊四君子或松、竹、梅岁寒三友等题材进行创作,这些现象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画家个人经历以及这些植物的特性等方面去思考。另外,在讲到清代花鸟画时,又可以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八大山人笔下的鱼、鸟都是孤伶伶的,且两眼望青天,让学生自己体会中国古代花鸟画所采用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性、寓意性艺术手法,或抒发画者高洁的情操,或倾诉自己不得志的处境,或是亡国之恨无处诉。理解了画外的背景,就能更好地理解画中的内涵,从而也就理解了“文人画”之所以能够统领中国画坛长盛不衰的原因了。
文学性因素在西方美术中的表现也甚为突出。西方美术作品中有两大重要的题材——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和基督教圣经故事。这两大题材被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流派的美术家反复表现,并展现
出不同的艺术魅力,西方美术也由此造就了自己独特的灿烂。因此,了解神话和宗教故事,对于了解西方艺术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以作品赏析为主,但又不能孤立地空谈作品,应把作品鉴赏和技法研究置于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和人文科学的整体关系中进行研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时代因素密切相关,每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绝不可能仅是艺术家个人一时心血来潮的创新,必然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如研究古希腊美术,若不了解希腊文化的起源和成因、希腊民族的特点、社会历史、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及作为“希腊艺术的土壤”——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就无从欣赏和理解希腊艺术的本质特征和精神,以及古希腊美术的成就何以对西方艺术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另外,在欣赏中国石窟艺术时,我们可以体验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各异的风貌,从魏晋时的秀骨清像之美、隋唐的丰腴之美再到宋代的朴实自然之美,每一次艺术风格的流变无不体现出时代精神。要求学生从题材、形式技巧、形貌特征和审美趣味分析石窟艺术的时代变迁,引导学生剖析变革背后的历史原因,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的把握、对民族艺术的赞叹和热爱。
作为通识教育课程,课程内容必须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既要使非专业的学生掌握美术最基本的知识,又要使他们领会超越专业内容的通识性道理和研究方法。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加强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作为工科院校开设的美术欣赏课程,最好的结合点就是从科学与美术的关系入手。
在众多美术门类中,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因而在这两个专题的欣赏教学中,始终可以贯穿着美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主题。例如我们在欣赏现代建筑艺术时,可以以“鸟巢”体育场、央视大楼、广州歌剧院等享誉世界而又离我们很近的建筑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到玻璃、钢材等新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对现代建筑形制发展的影响。另外,科学技术不仅影响到实用性的美术,它对西方油画的形成、发展、演变也带来了的巨大影响,例如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对科学的探索促进了写实技法的飞跃。教学中可以介绍学生所熟悉的艺术大师达芬奇,并着重介绍他在天文、地理、物理、军事等多方面的不为人所知的科技成就,让学生在惊叹之余了解达芬奇如何把科学研究的成果引入绘画,运用透视学、艺用解剖学、明暗晕染法大大发展了油画艺术。而到世纪后期,打破写实绘画传统的印象主义画派的出现恰恰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光学理论的产生、照相等现代图像技术的发展等,这种变革也进一步导致西方美术由此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流派纷呈的现代艺术时代。
通过加强与学生自身知识的联系,不但能使学生活学活用,也有利于纠正部分同学中存在的“我又不当画家,学美术没有用”的模糊认识,培养他们对于美术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美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教学内容中应充分开发民族的、民间的、本土的美术教育资源,把地方性的文化资源引入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通识教育美术欣赏课程。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各种民间美术、民间工艺、地方建筑等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文化的艺术,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专题时,要求学生课下搜寻岭南四大园林的图片和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安排部分学生在课上和同学分享所掌握的知识并由此展开讨论。而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习部分中,又安排学生课下搜集一些自己家乡的工艺美术资料,如广绣、广彩、石湾陶塑、潮洲木雕等。通过搜集资料,让学生更了解并热爱自己家乡的美术成就,从侧面促进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在美术欣赏课程的教授过程中,笔者对学生提出知识点与兴趣点相结合的学习概念,并着重于兴趣点的学习。所谓兴趣点的学习,就是不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作通史的精读,而只需要掌握主要的知识点,对于学生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某一门类艺术或者某一艺术家等方面,则引导学生作深入细致的了解、掌握与研究。而如何有效地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自觉进入到兴趣点学习方式中,这就要求教师的授课方式必须是学生所乐于接受的形式。通过实践与探索,笔者提出教学形式个性化、课堂环境生活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等课程设计概念。
中国传统园林与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均具有将有限的空间赋予高度审美使命的创作精神。文章用艺术审美泛化思想作为研究的契入点,探讨了两者在创作思想上的相似性,更进一步地从创作主体、创作客体、艺术赏析、情感精神四方面揭示出二者在创作与赏析中传达出来的相似追求;通过发掘艺术门类之间的关联性,为传统园林的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
一个文化事件是:在书法申遗成功的背景下,中国美术馆特别推出了“情境书法大展”。展览提取了书法的八类典型文化情境,其中包括“乡居雅韵”“山水情怀”“园林高致”“居室风雅”等八个部分,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书法存在的文化空间,书法之“形”与“意”同具体的物质环境水融,情由景变,境由情生,书法的文化生态得以阐释[1]。另一个文化事件是: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项目中的“中园(CHINA PARK)”的诞生。这两个文化事件引领当代人去关注和思考中国传统姊妹艺术——园林与书法之间的密切联系,探讨中国文化的精神,园书共赏,相互因借,相互彰显,人们的审美意境正在朝着多方位、多元化的研究方向发展。
中国古代美学史上,有一种艺术泛化思想,被称为“泛艺论”。“泛艺论”提出把一种门类艺术当做另一种门类艺术来论析、品赏,强调二者互补相通的质素。依据这种思想来欣赏园林,就会有种不同的艺术泛化视角的审美品赏,产生出园林的本位之赏和出位之赏。美的泛化思想是一座联结各种文化现象的桥梁[2]。古代书法家从舞剑器中悟出书法之道,舞蹈家从书法中悟出舞蹈之神,就是运用意象思维将隐藏于艺术之中体现内在质素的基因捕捉起来,用各自的艺术语言去表现。对于传统园林的研究,长期以来偏重于文学性的描述,而缺少对传统园林与其他艺术的类比性研究。通过园林与书法创作思想的相似性揭示,更深入地探讨二者在创作和赏析中的相似追求,以此丰富和拓展园林审美的内容。
园林与书法之所以存在审美共通性,这与中国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心态密切相关。将二者置于共同的美学语境中下,立足于本土资源的理论话语,来理解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园林与书法皆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是时空运动的结果。中国古人的时空意识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宇宙观”[3]。这样的时空意识生成于传统哲学中整体观基础之上的——认识事物的过程不是由局部到整体的渐进,而是从总体上把握事物,通过事物的整体形象去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这种全方位的关照方法——“流观”,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开阔视野[4]。书法汉字的空间组构直接决定了书法的“空间性”传达,这一点与中国传统园林景观营造的终极目的具有一致性。书法中的线被赋予了运动的态势,由空间展开化为时间流程,具备了时间品格。“形散而神不散”(唐张旭《古诗四帖》)就是整体空间意象的反映。在园林审美时,时间起着串联沟通的作用,将貌似分散无序的各个单体联系为统一的整体: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步移景异,一方面保留着对前一个空间的记忆,另一方面又怀着对下一个空间的期待,显露出空间的时间化特征。
“道”与“技”分别对应着“意”与“法”。作为一种审美理想,“道”是审美意识内部最高层次的概括,是通过长期意象积累而生成的审美精神模式,它反映出创作主体对审美境界的自觉追求,包含着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活动所展现的对“道”的领悟与揭示。有唐一代,书法受到儒家文化制约甚多,故而重视法度与规范,与老庄和佛教禅宗的不拘一格之间构成尖锐的矛盾,在对待“道”与“技”的关系问题上表现出两者并重的思想。“意”是一种思想、一种体悟、一种追求,“法”是书作达到预期审美效果的技术保障。中国艺术中鲜见技术中心主义的著作,“技进乎道,道存于技”的技道观念,是理解艺术中技术的规定性与变异性与道的本源性与恒常性之关系的钥匙,可谓“人心营构之象”[5]。无论是造园家还是书法家,必须是一个体“道”者,并在其作品中将体“道”表现出来。纵观书法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尚法”转向“尚道”的过程,书法家不为笔所役,以意使笔,心手合一,让人理解书法的高下不再是各种法度技巧,而是以书法家的立意的高下为评判准则。郑元勋为计成《园冶》题词:“园有异宜,无成法。”园林景观元素的位置经营依主人的立意而定,无论是李渔依云居山造的“层园”,还是袁枚依地势高下而建的“随园”,皆是将纯熟的叠山理水技艺和构景思想融入园林的佳作。
中国美学十分重视透过有限的自然形态或有限的笔墨来传达无限的生命意蕴,故而倡导艺术美以小见大的思想。在古人看来,创作活动就是主体从形而下的审美感性观照活动——“味象”中获得形而上的审美安顿——“悟道”。“象”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区别于西方的“形象”。书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象征符号,作为书法载体的汉字是以点画为基础集合而成,点画既受字的约束,又因字的引导生成了千万种排列组合,产生出抽象的空间。汉字从最初的实用性上升为以审美为主要目的艺术,形式更加纯粹,更加抽象,取得了形象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和谐美[6]。所谓抽象,从表现上看就是抽去了某些具象之形,留下不象的部分;从艺术的本质来看这是更深层次、更接近于艺术的本质与真谛。狂草,使人观之回肠荡气就是很好的诠释。园林中千姿百态的水景元素被视为造园家苦心经营的“点画”,在高度提炼和概括自然水体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在观赏者心中相互通融的景象——以聚散、开合、收放、曲直等手法获得“收之成溪涧,放之为湖海”的景象,成为典型化的自然,不留下设计的痕迹,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明计成)的境地。尤其是文人园林中经过删繁就简、化繁为简的处理,达到以少胜多、意境深远的效果。“笔越简而气越壮,景越少而意越长”(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与“一即多,多即一”的禅宗思想和“有限即是无限”的艺术辩证法,一脉相通[7]泛亚电竞。
在接受美学看来,任何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都存在于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
形美是可以用眼观察到的,而神美则需要通过形美来细细品味其间的精神面貌。两者相互联系,须兼而有之。“书之好丑,在心在手”(东汉赵壹《非常书》)强调了书法家的天赋气质对艺术创作的决定性作用。这样的观点与《园冶》中“三分匠人,七分主人”之说不谋而合。宗白华先生在《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一文中,充满激情地写到中国人的这支笔,“界破了虚实,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古人书论中有“妙在笔画之外”、“字外求字”“书如其人”等,即主张讲求书与人关系的和谐,讲求书学家学识、思想、气质、道德修养与创作境界的和合,打破这种和谐,书学家便落入下品。古代书论无不体现出重“神”的审美倾向,使艺术更注重对生命本体的关注,对精神风貌的展示。《兰亭序》的妍美之所以没有显出造作、浮华之感,是因为王羲之有“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的人格;“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的赞语既是对书学家容仪风神的品藻,也是对飘逸笔势的称扬。书品与士大夫人格相互融贯。园林中讲求“主人无俗态,作圃见文心”(明陈继儒),很好地诠释了造园主人的决定作用,他们在创作中的审美意识和人格追求被物化于园林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宋代坡疏浚西湖,筑苏堤,造亭台,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情怀渗透到了湖滨风景的建造中,充分展现出创作者的社会理想、宇宙观、审美观、人生价值等精神气质。
气韵是中国美学视野中的重要审美范畴,是一种整体的混沌的直观把握方式。书法依靠线条切割后进行重组来构筑空间,形成章法,虽然结构和章法千变万化,但基本原则是呼应与对比,各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瞻顾,行与行之间彼此映带。“贯气而自然”,“起笔为呼,承笔为应”(清笪重光《书筏》),“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连贯,前后左右一气相生”(清姚孟起《字学忆参》),如同有“气”流动其间,“血脉”(南宋姜夔《续书谱》)畅达,产生一气呵成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具有了生命的气势。“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空间美感成为衡量书法作品雅俗的重要准则之一。但气韵往往是不可捉摸、无法量化的,它同样地赋予园林以活力。造园注重园林与周围环境、上下景观的联系,远借、近借、邻借、俯借等造景手法体现出“似断还连”的魅力。景点的设置充分照顾到人的视线效果,既是观赏点也是被观赏点,相互间左顾右盼,互为因借,趣味横生。这样能给人留下很多联想和回味的余地,人与景微妙地联系起来,生成内在的沟通,让人留连忘返,使每座园林具有自己的性格和生命。艺术正是在“似有若无”、气韵生动中表现出最大的美。
欣赏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有着自身的规律性。欣赏过程,不完全是被动的接受,更是欣赏者对作品所表现的意象美的心领神会。只有当欣赏者把作品中的每一个“点画”跟世间万事联系起来时,作品中的生命意象才能显现出来,这也是欣赏的最终目的。无论园林还是书法,不仅要用感官去“看”,更要用心去感受,方能产生想象和联想,取得意与境和谐的如画境界。书法,是园林艺术的要素之一,是有意味的建筑装饰品,是园林赏析的重要内容。具体形式表现在题咏(题景、匾额、楹联、碑刻等文学作品的总称)——它们是书法艺术在园林中最理想的载体,是园林寓意的表达。书法艺术被誉为“无声之音”(唐张怀瑾《书议》)。笔不周而意已周就是给予观赏者以想象的空间,“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杻挫于豪芒”(唐孙过庭《书谱》)。点画的起伏带来心理的节奏变化,生成不同的情感体验。“惟笔方欲行,如有物拒之,竭力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清刘熙载《艺概·书概》),这样书写出来的线条老辣、苍劲,犹如“万岁枯藤”,“圆涩”之中体味出自然的审美情趣[6]。《兰亭序》让人体会到“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诗情画意就是极好的例证。文人园林中体现出来的清新淡雅,与书法中的“明月箫声”体现出来的静寂洒脱之风异曲同工,反映出中国人思维基础的“道”的存在和对朴质的崇尚,于自然而然之间妙悟诗画般的意与境。园林是典型的需要欣赏者再创造的艺术,好的园林“与其令人爱,不如使人思”。因园林存有诗意,促进欣赏者将自身的体验升华为对园林主题的理解、对传统文化的共鸣,获得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书法因“形美以感目”扩展了园林艺术的欣赏内容,参与了审美环境的创造;书法因“意美以感心”提升了园林赏析的思想内涵,在欣赏笔墨情趣的同时更深刻地感悟园林艺术的精神和内涵。因此,书法在园林中雅化了建筑空间,浓化了人文环境,迹化了人文精神,诗化了园林景观[7]。
中国艺术审美情感受到中国古代整个审美体系的影响,形成尚自然、尊中和、合乎道、达性情、形哀乐的美学特点,且已成为艺术情感本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意境说正是偏重于情思方面的审美题旨,由物引申出意识情感共鸣。艺术的“情感价值”就是创作者赋予或观者感受到的构形元素所蕴含的某种主观性,并通过多种途径曲折地、间接地、无声地体现在园林与书作之中。自此,作品与创作者心灵之间的距离就大大拉近、缩短了[8]。“性情自然”是书法审美范畴之一,是指书法传达出来的精神、意趣等。“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唐李世民),明确指出主体必须有充分的精神投入,只有当创作主体的心境与书法的体势达成同质同构时,体现出来的动态美因书法家的个性情绪而形成不尽相同的韵律,成为“各师成心,其异如面”的笔情墨意,从而实现“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书写顺序中记录了书法家情绪波动的轨迹[9]。因此,创作的目的不仅为了形式的本身,也为了“拟容显心,索物托情”,来“借彼物理,抒我心胸”,表现出借物以用的缘物移情活动。园林是一种在时空中以动态结构来表现人的情感的艺术形态,誉为中国式情感的典型写照。纵观园林的发展史发现,园林向来不仅仅是园主的居住之所,更是作为园主心灵的一种沉浸对象。园主之心域化为园林之境域,在诗意的栖居中构筑成一个精神家园。“景为心造”是园林抒情性的恰当表达,景是园林内涵的外在表象,是在“心源”与“造化”的接触过程中迸发产生的。
历史地看,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不像西方那么讲究系统性及逻辑性,艺术分类学也不发达,园林与书法理论研究均有诸多有待挖掘的内容。运用一定的物质条件进行艺术创造的技术是有限的,而使园林、书法成为艺术的内涵却是需要通过民族文化修养去琢磨、领悟,才能化为可耐品赏的精神内涵,这是无限的。在对园林遗产的研究中,从整体构成关系出发,运用艺术泛化的思想,从单一的艺术种类,扩张到更多门类艺术的精神领域和意识领域,令审美的外延得到明显扩大,内涵得到明显延伸,从中找到对创作与欣赏有益的内容和类比互渗的心理,建立起这些特征和中国整体文化背景的联系,对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园林具有积极的意义。
[1] 风声.在“情境”中阐释书法的文化生态——记“情境书法大展”[J].美术观察,2010(4):35-36.
[2] 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李光远.试论中国书法美学之和谐精神[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10):64-67.
[8] 郑晓华.翰逸神飞: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美术鉴赏开拓学生的眼界;绘画与雕塑丰富学生的知识;设计与工艺结合生活的实用性;书法与篆刻传承着民族艺术的精华;现代媒体艺术与时代潮流并进;五个系列的教学内容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是一个有机相连的整体,模块间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侧面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和作用。
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后将“美术欣赏”改为“美术鉴赏”,“鉴赏则必须高于一般的欣赏水平,是判断美的一种能力,是对美术作品的理解、鉴别和欣赏”。美术鉴赏对高中学生形成鉴赏能力和提高审美素养更具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有助于引导学生利用对美术作品的理解、鉴别和欣赏能力来分辨事物的美和丑。
新课程美术鉴赏模块向学生展示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多样化,强调艺术综合性,以专题精选教材内容,从学科性走进了文化的层面。例如,《礼仪与教化》主要介绍了古代商、周、春秋、战国的青铜艺术以及汉代和魏晋南北朝的美术,还介绍了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的古代文明以及印度文明、美洲印第安文明。
新版《美术鉴赏》教材图片、文字、表格相结合,图片注重主次,文字注重详略、处理得当,而表格主要对一幅作品、一个流派的解读和鉴赏或两幅作品、两个流派的比较欣赏和分析时,提供了鉴赏方法的参考,这不仅符合学生自主阅读心理,还突出了鉴赏作品主次,为新的教学方式转变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让学生自主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每课设置“思考与交流”、“活动建议”,单元设置了“相关链接”,学生可自己展开学习。教材试图引导学生构建自身的美术鉴赏方式,让学生可完全自主学习,培养其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美术新课程》总目标提出:“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比较、分析和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活动。
鉴赏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语言能力和评价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的眼、口、脑、手都投入到课堂中来,让学习过程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虽然在美术创造与欣赏活动中,人的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思维诸方面都直接介入这一过程,但视知觉却始终处于优先的地位。因此,教师指引学生动眼观察,从美术作品上获取更多的信息,是美术鉴赏教学的第一步。如在欣赏《格而尼卡》时,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对《格而尼卡》初步印象,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在动眼观察中会比较作品的造型、色彩、空间、明暗、构图等,这对理解作品本身内容和作者意图极有帮助,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学生初步观察后,对所见作品进行直接陈述,来表达对所见作品的直观感受。如:和传统的写实绘画相比,《格而尼卡》有哪些独特之处?
生1:我看到这幅画中的人物在造型上很夸张,很变形,有的只画一个头,有的脸都是扭曲的,身体像几何形。
生3:空间上归结为多视点平面的二唯空间画面;明暗上则抛弃了传统的西方光影。
通过对以上艺术语言的分析描述,最终使学生对《格而尼卡》这幅作品的艺术特征有了准确清晰的把握,同时对立体主义有一个理论的认识。
学生经过观察和描述后,不禁产生疑问:画家为什么用这样的空间形体表现方法呢?这时教师要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先把观察的现象进行客观分析,将各种现象综合起来,成为整体的感性经验,大胆推测探究美术家通过作品所表达的观念。如教师提供毕加索的艺术观点:“画家不是要尊重眼睛的真实,而是要尊重心灵的真实。”学生便能提出自己的观点:正是德国法西斯的暴行给画家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促使画家采用立体主义这种手法来表现轰炸中支离破碎的惨景,这虽然不是人们眼中真实的实景,但确确实实是画家心中的景象,在反战争的残酷性上,这要比传统写实绘画表现得深刻有力。
新课程指出,美术欣赏教学应该更看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锻炼独创思维的能力,增强美术欣赏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如笔者与同学们讨论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时,设计了一道“形象语言填充题”,要求学生对画面上的耶酥说了“你们中间有人出卖了我”这句线个门徒生动形象地填上确切、独特的语言,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而其中一个学生说:“耶酥双手一摊说:‘徒弟们,今后晚餐将没有面包’;马太说:‘师傅肯定疯了’;西门说:‘师傅难道不要我们了’;多马伸出手说:‘师傅,给个面包吧’;腓力说:‘没有面包,我们会饿死的’……”一席话引得满堂大笑,显然这发言明显与主题不符,但这位学生机智幽默,每句话与画面上的形象十分贴切,显示他有很强的观察力和独创能力。教师要充分认识美术欣赏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探究事物的热情,这样能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探究问题的兴趣。
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是欣赏作品,但并不是一味地欣赏,有时可让学生动手临摹或创作,更有利于从中体味作品内涵,打破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例如,在《美术家眼中的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对墨西哥女画家卡罗进行了专题的介绍。通过卡罗众多自画像的欣赏,了解了卡罗的人生经历和情感活动。学生对卡罗作品从最初看不懂、不理解到理解和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时不妨让学生动动手,参考卡罗的手法表达一个真实的自我。受卡罗自画像的启发,学生对自画像的表现不仅仅局限于外表的描绘,也不再以外貌上的像不像作为评价的标准。他们的观点被改变,思路被打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被展现。欣赏结合创作不仅让学生有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更使学生体验到作品内涵。
在创造思维、个性张扬显得特别重要的美术课上,教师应该当好引领人的角色,和学生们一起摒除所谓的标准档案、统一构思,让学生在对美的欣赏、遐想、追求中展现出一片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让他们自己去创新自己的生活。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作出价值判断的“论据的收集与提供”(钟启泉:《现代课程论》)。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学生受益情况进行评价和课程内容的评价。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对美术欣赏课课程的特色建设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角色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教学活动。结合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评价指标确定为:(1)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3)教师对美术欣赏课内容相关的信息与支撑材料的搜集与掌握。(4)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有良好的组织和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2)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美术欣赏课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3)对美术欣赏课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4)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影响。
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评价:(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特色的体现。(2)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的实际水平。(4)美术欣赏课课程适宜推广和普及。
将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欣赏课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得到地方和学校的肯定与支持。2.教师素质的影响。对于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