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电竞北京国际摄影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泛亚电竞,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图片集团和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自2013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年,以其规模化、国际化、专业化、学术化、创新性和传播性的特色,成为国内外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型公益摄影文化品牌活动。
2023年,北京国际摄影周各展览活动正在积极筹备中。本届摄影周将邀请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峰担任学术总监,艺术史学者、策展人杨梦娇担任学术主持。
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学术主题为——“影像:乡村·共生”,意在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乡村与影像,从“家园·心源”“生态·技术”“万物·幽明”“美的共同体”四个框架,深化并开拓有关影像与乡村共生关系的思考。
在摄影术诞生以来的近200年间,“乡村”与“影像”,既是并肩而行的同路人,又是错身而过的殊途者。
以影像的历史为度量,乡村是其中隽永不灭的母题:世所公认的第一张照片,就框定了1826年法国乡村勒格拉斯的一瞬而成为永恒;及至摄影术传入中国,外国摄影师怀揣东方学式的想象,将中国的乡村风物摆置于远东景观的图式之中;而当中国人获得以“摄影之眼”观照自身的权力,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便在其中勃然生发,乡村必然而又应然地成为一代代摄影人吟诵的重音——与革命交响,与乡愁唱和;在影像成为行动的今天,乡村亦不止于被动的记录对象,而与影像共同成为行动的动机、目标和结果。
而在以狭义“现代性”为时代表征的叙事中,“乡村”和“影像”却成了背道而驰的旅行者:乡村文明曾站在现代文明的对立面,是城市化进程、现代性主体实现过程中的失落者;摄影则诞生于现代技术的摇篮之中,作为“新时代”的代言人,挑战“旧时代”的艺术与美学,同时完美嵌套进现代社会的“生产-消费”连续结构中。
2023北京国际摄影周再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乡村与影像,意在打开两者关系的另一个维度——共生者。
过去数年间,浪潮般的现代性危机向全世界袭来,人们亟须寻求破题之法,生态哲学、技术哲学、“人类世”等概念和理论轮番登场,谋划自然与技术从对峙走向共生的路线图泛亚电竞。今年的学术主题“影像:乡村·共生”,正是在上述现实诉求与思想背景下,呼唤乡村从被动走向主动,自对象演化为方法,由单一生发为多元,去重审并介入作为一个当代问题的影像。我们进而提出四个面向的理论框架:“家园·心源”“生态·技术”“万物·幽明”“美的共同体”,邀请来自全世界的影像创作者分别在其中深化并开拓有关影像与乡村共生关系的思考。
乡村是世界各民族祖先耕作劳动、繁衍生息之地,蕴藏着人类的集体记忆。生存于现代文明的人们往往将“吾所来处”的乡愁投射于乡村文明的镜像之中,乡村仍然是人类最后可以退守的精神家园。在中国,内生于乡村社会的乡村文化,既以生态智慧建设着美好家园的“生活秩序”,也以道德交往维系着心灵家园的“精神秩序”。对于中国人来说,乡村就是自然生命、人文传承的心源所在。
农业文明时代的乡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所。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城乡二元关系的建立,乡村承受了比城市更高昂的生态成本之代价。面对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人类躬身自省,近代以来的“机械自然观”终于被当代的“生态自然观”所取代。中国传统乡村文明中早已形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生态观被再次发现。同时,作为对西方当代“生态美学”的回应,以“生生为易”为审美智慧、“鼓之舞之以尽神”为生存状态、“保合大和”为审美形态、爻象卦辞为诗性思维、“利贞休归”为栖居追求的“生生哲学”被再度强调。这些传统智慧不仅契合于当代世界所呼唤的整体主义的生态意识,还为应对当下乃至未来的技术时代、为技术哲学展开理论批判提供了思想资源,导向人类节制欲望、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挖掘这些中国传统乡村文明的古老智慧并将之与可再生能源、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等现代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相结合,必将创造出美丽乡村的美好时代。
以“农耕文明”为传统的中国,其文化生态图景、思想源流脉搏,都以乡村及其文化为主要载体。在这个虚拟技术、网络宇宙、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科技以不可阻挡之势来袭的时代,考察乡村这个“思想容器”,会发现可为未来人类文化存在形态提供的有益启迪。从“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到“齐物论”(章太炎),都可以见到中国哲学看待天地宇宙以及万物的基本范式是“生命典范”的,即自觉地把天地宇宙以及万物均看作是“类人”的存在,有生命的存在,并予之以普遍且平等的仁爱。这种将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引入平等,从而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指向的觉悟泛亚电竞,毋宁说是回应了“后现代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体系的反思,更是一种对“人类日益技术化”和“技术物日益人格化”等技术哲学命题的“后人类主义”式的思考,可以与“超客体理论”“新万物理论”等当代西方思潮形成对话。
传统乡村是一个天然共同体,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在这个共同体中长期互动、相互统一,然而在当下,乡村面临着重建一个新型共同体的历史命题。一方面,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领域所遭遇的同一性秩序失衡与规范性话语松动,致使共同体成为一种失落的话语以及弥散的现实,这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后现代碎片化的文化景观中,我们亟须聚焦于一种基于差异性和多元性基础之上的审美共同体范式。因而泛亚电竞,乡村的振兴与发展需要打开融合与共通的路径,破除城乡二元的界限,共建“诗意乡村与田园城市的美丽中国”;还要构建一种基于身体和情感等感性系统之上的新的生产主体和生产范式,以“艺术乡建”的方式重建乡村价值体系和审美共同体;还要在跨国家、跨民族、跨种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范式中复兴乡村价值体系,真正实现“生生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