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电竞app最近,由李媚老师主编的《刘远现象》一书出版。这本书,以翔实的资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数字时代的摄影个案,对于广大影友以及专家学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李媚老师授权同意,津门设立“刘远现象”专栏,分期向大家介绍这本书的有关内容,敬请关注。
正当我为刘远2011年欧洲和美国的摄影巡回展做准备时,刘远打来电话,希望我能为他即将出版的画册写序,我感到有些惊讶,毕竟我不是摄影界人士,也不是摄影评论家。但刘远说我这几年做了很多与摄影相关的国际交流和展览策划工作,加上我在美国20多年的生活阅历,从一个旅居海外的女性视角来谈谈对他的作品的看法,可能有另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和解读方式,所以我很高兴地接受了他的邀请,尝试写一些对刘远及其作品的感知。
初次见到刘远是2007年10月,在纽约国际机场,他当时随中国摄影代表团出席2007亚特兰大国际摄影节。因为要为他的作品协调展览场地和布展等相关事宜,所以有了更多的接触。其实这十多天的时间里,对刘远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只觉得他是一个普通的摄影人(因为随团还有一些在国内非常知名的摄影家),通过布置展览作品觉得他做事情很认真,人也很随和,没有过多的要求。他展出的是一组反映南极风光的作品,从而知道他常常去世界各地拍摄异域风情。
亚特兰大摄影节结束后,慢慢地也就淡忘了。但是之后不久收到了刘远寄来的关于美国之行的摄影画册,甚感意外。画册共分为上下两册,很有分量,记录了他在美国期间,拍摄的大街小巷、城市建筑、市民生活……很多画面都是我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美国生活点滴。我深切地感到刘远的工作效率很高,仅仅回国一个多月,就编辑出版了画册,因此给他打电话,表示感谢。
电话里,刘远问我对他拍摄的图片有何感觉,我说像摄影日记。后来基本上一年多没有联络,但我还是不断地收到他出版的摄影画册,也去了他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都是他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拍摄的反映异域人民生活风情的作品。
直到2009年丽水国际摄影节,我们公司为他策划专题展览,我们之间才有机会进行更多地深入交流和探讨,关于他的摄影方式和作品风格。
我们的交流还是从美国的摄影开始,他说起了他对美国的感受,对美国的认知,仅仅是从一个过客的角度,对美国生活的表面现象,做一个浮光掠影的记录,仅仅是有所感,有所想。对那些我已经司空见惯的事情和场景,他都敏锐地予以捕捉和反映,甚至是不可思议的视角来表现。当然,他对美国一些现象的分析和理解,我并不完全认同,也有过争执,就像很多国外的摄影家来到中国后,试图从他们看到的表象来做出某种判断或结论,有些偏执或误解。
更频繁地接触是在2010年初,作为纽约国际当代摄影节的策展人之一,我为刘远策划朝鲜专题展览,我们之间才有了比较长时间的和更多关于作品和展览细节的探讨。例如他想做什么,以及我想做什么。
在此之前,刘远已经出版了一本关于朝鲜的画册,而且在中国许多城市做了巡回展,作品都处理成黑白效果。我知道他拍摄的时候是彩色的,因此我建议他用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的视角,用美国职业摄影专家的眼光来编辑他的展览作品和展览手册,毕竟这是在美国展出。刘远同意了,并完全放手由我和我的美国同伴进行操作。对于朝鲜这个选题,我们计划做《红色土地》和《红色城市》两个部分。由于摄影节展览场地有限,我们只展出了《红色土地》部分(也只印制了《红色土地》的宣传手册),《红色城市》部分是后来完成的,未能在纽约国际当代摄影节中展出。
刘远《红色土地》朝鲜专题摄影展,从策划、策展人语、作品展览顺序、宣传手册的编辑、英文说明等所有的环节和工作,全部是由我和我的美国同事完成的。在纽约国际当代摄影节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反响,被摄影节组委会作为推荐展。观看的人特别多,很多人对刘远拍摄的这组作品非常感兴趣,也提出了很多关于朝鲜的问题。众多的媒体报道了这组作品,最重要的是美国《时代周刊》网络版摄影频道,特别把这组专题作为一个值得推荐的摄影故事发表在网络的首页,第一天的点击率就超过了10万。网站的编辑发EMAIL给我,说没想到这个专题如此受美国公众欢迎。其实在做《红色土地》专题展览的时候,我也是考虑到朝鲜相对比较封闭,对美国人来说也是陌生的、神秘的,《红色土地》正是美国人了解朝鲜的最直观的素材。
在展览之前刘远并没有看到宣传手册(图片目录),后来我把图录寄给他。他很认真地给我回了一个电话,转达了他太太对《红色土地》专题展提出的意见,认为这次展览的内容大多是反映朝鲜的农村生活,较多地显示了朝鲜落后的一面,担心刘远会因此而被人看作是站在美国人的立场上歧视朝鲜人。我解释说朝鲜专题还有《红色城市》部分,并给他看了这一部分的摄影作品图录。他说这样就没有问题了,整个朝鲜的内容就比较完整。
其实我感觉他是想通过自己的摄影视觉,把他所看到的朝鲜生活尽量全面地、客观地表现出来,展示给大家一个真实的朝鲜。
本来,根据我们的策划,还要请美国的同事编辑出版一本英文版《走进朝鲜》的摄影画册,刘远希望能通过更多的图片从各个不同角度来客观反映朝鲜。但是美国的编辑因故一时抽不出时间,而刘远又想尽快出版,所以他决定自己来编辑,希望在美国亚马逊、世界教育图书网和美国巡回书展上进行展示,也希望将这本画册赠送给一些国家重要的图书馆、影像机构、画廊和影像方面的专家。他想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客观地了解朝鲜,而不停留在符号化、表面化和偏见的层面上。
美国亚洲文学研究教授马休·卡尔· 斯川格为该画册做了校订工作,他非常赞赏刘远的工作。他是一个普通的美国白人,对朝鲜的了解也非常少。通过这本画册,他对朝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表面上的。
对于刘远的作品,包括以前出版的画册,给我的感觉——他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悟和体验,给人更多的是一种信息量。从单幅作品上来看,并不一定是最精致的,但从整体上来看,丰富的信息量和客观的记录是他摄影的一大特点。很多摄影家,尤其是纯粹的艺术摄影家,对摄影作品的构图和画面有非常精细的要求,但刘远显然更自由和随心所欲一些。虽然他的摄影画册信息量很大,尽量做到客观和丰富,但我个人认为在摄影作品的信息量和画册编辑的整体艺术水准上还需要注意平衡。
刘远的每一本摄影画册,他都很认真地撰写了他的感言或故事。他不是刻意的,而是真实情感的流露——很自然的流露。在其文章中有很多非常琐碎的细节,带领我们跟随他的思路火星电竞app、伴随他的脚步、透过他的镜头,身临其境地感受着他所经历的一切。看着那些讨价还价的外国人,好像发生在你身边一样。在纽约摄影节,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在他摄影作品前指指点点的人们,而是另外一个现象,那就是几乎所有走进展场的人都会停留在他写的“序”前,一字一句地把他亲历朝鲜的故事都读完,那是将近3000字的序啊,需要至少10分钟才能读完。我很高兴,也感到庆幸,是刘远坚持把他完整的故事呈现给观众。
从个性上来讲,刘远是一个很固执的人,他认准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例如这次出版中英文双语朝鲜摄影画册,开始完全是他自己来编辑设计的。虽然他在编辑图片的时候,把自己想要表现的信息全部展示到位了,但缺少一个整体的设计思路。如果借助专业设计人员的力量,可以把他所有需要表现的内容和画册的整体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对于这一点,我和刘远进行了多次沟通,我很欣慰的是他接受了我的建议,请专业人员对画册的版面和文字进行了设计,为画册增色不少。
另外,在英文翻译过程中,很多句子只能做到意译,但是刘远常常会自己通过翻译软件的直译方式来质疑,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常常有很多回合的讨论。例如《走进朝鲜》这本书的名字,英文书名直接会影响到它对观众的吸引力,因此,我请了很多外国人帮我取名,大概先后取了10多个英文书名吧,直到最后要印刷的时候才定了下来。这是我们合作中的一些小磨合。
最令我感动的是刘远的认真。无论是他自己撰写的画册前言,还是阅读他人关于他的文章,他都一字一句地斟酌,对于用词和表达方式,他都尽量做到准确,甚至是段落之间的衔接、转承,使用的标点符号,他都极尽准确。在校订英文稿的过程中,他甚至连英文单词的单数和复数都能看出来。他的认真还体现在不是别人说什么他就完全相信什么,很多词语、甚至是英文翻译,他都可以做到查阅字典来核实,真是一丝不苟。
总的来说,刘远的摄影方式还是一种摄影日记的形式,但是他的摄影日记,有别于简单的记录,他有自己独到的观察、敏锐的眼光和独具个性的思考。尤其是他的抓拍能力和摄影功底,还是非常有水平的。
刘远,1953年出生于河南,生长于陕西,漂泊于海南,辗转于广东,现居广州。务过农,做过工,经过商。游历百余国,画册百余本,展览八十余次,作品由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北京映画廊、全国各地图书馆等机构收藏火星电竞app。
《红色影像之旅》 2012年至2017年在山西、北京、广东、贵州、内蒙古、河南、湖南等地十个城市展出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以色列》 2010年至2012年广东、广西12所大学展出
《同一天空下》 大型室外展2009年至2010年在连州、广州、顺德、昆明、西安、郑州、上海等地展出
2017年11月 已出版和编印的全部摄影画册160余本由浙江影上书房收藏
2017年4月 《红色影像之旅》获映画廊成立十周年特别评选“最佳摄影图书奖”
2016年12月 艺术装置大书《红色影像之旅》由湖南东江湖摄影艺术馆收藏
2015年4月 摄影作品《古巴哈瓦那至尼斯山谷途中》2幅由北京映画廊收藏
2012年9月 展览“红色影像之旅”获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新闻报道类优秀摄影师奖
2006年11月 《古堡》《摄》入选第34届纽约国际摄影沙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